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舰娘雄心13,钢铁之鹰,第2小节舰娘雄心重制版

小说:舰娘雄心重制版 2025-10-20 13:54 5hhhhh 8280 ℃

本次任务是有惊无险的顺利完成,那个杂牌突击队居然幸存到了最后。虽然天鹰小队目前对他们意见很大,但还需要继续合作,也就没直接表现出来。

下一个目标是解救工厂。当地政府军车队和这三个队伍一起朝着目标工厂所在的位置前进,但随后就遇到了大问题。

最前方的探路组踩到了地雷,车轮被炸毁,车身横亘在路中央,瞬间堵塞了本就狭窄的道路。东煌突击队试图与己方军舰取得联系,但没有任何回应,紧跟着就是一轮迫击炮覆盖。天鹰小队的小型反炮兵雷达探测到迫击炮开火后立刻下令四辆雪狼步兵战车和四辆掠食者坦克冲出去,随后他们毫不犹豫地撞开路边的灌木丛,冲下并不算陡峭的路基,驶入相对开阔的野地。脱离预设杀伤区,是应对预设炮火覆盖的第一要务。就在新满洲国车队动起来的瞬间,东煌突击队的指挥官几乎凭直觉做出了判断。他没有雷达,但他看到了天鹰小队那果决、统一且指向明确的规避动作。

“跟上他们!冲下路基!快!” 他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频道下令。东煌的猛士车队紧随其后,也冲出了道路。顶尖的战场洞察力,让他们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通过解读最强盟友的行为,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然而,车队中的其他人,政府军和杂牌军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战术教条中的“遇袭下车,寻找掩体”。士兵和侨民们惊慌失措地跳下车,试图躲在车轮后或路边的沟渠里。

这正中叛军下怀。迫击炮弹如同冰雹般精准地砸在了停滞的车队中央,巨大的爆炸和破片瞬间吞噬了来不及疏散的车辆和人员。与此同时,车队前后方的枪声大作,叛军的伏兵利用路侧丛林构筑了机枪和RPG发射点,用交叉火力封锁了道路。

一个完美的“两头堵,中间炸”的伏击圈已然成型。 战术之老辣,绝非普通叛军所能为,背后必有精通正规军战术的顾问指挥。

成功规避了首轮炮火打击的东煌与新满洲国部队,暂时脱离了最危险的区域。按照最理性的战术选择,此刻应该迅速脱离接触,重整队形后再图反击。但是东煌突击队突然停下了车辆下车与那群叛军交火,理由是车队中还有侨民,这些是名单之外但有相关证据经核实有效的,需要带它们撤离,不能就扔在这不管了。天鹰小队对此则不能理解,都自身难保了还管它们干什么,先让自己活下来才是正事。但眼下的情况,显然不能不管了。天鹰小队的车辆在野地中继续向前机动了约五百米,才在一个拥有良好视野的小土坡后停下。这个位置,已经远远超出了叛军针对车队停滞点预设的炮火覆盖范围,现在跑出对方的标定点就可以想办法反制迫击炮阵地了。

车载反炮兵雷达无法定位对方迫击炮的具体位置,只是提供了一个预警。但看那群家伙的炮口火焰,似乎是放在了山坡正面。叛军就是叛军,迫击炮最大的特点就是曲射弹道,所以应该布置在山坡背面。确认迫击炮位置后,天鹰小队的4辆坦克立刻发挥线膛炮的优势进行还击。线膛炮比起当代主流的滑膛炮,它精度更高,射程更远,而且没有尾翼可以让高爆弹装更多炸药,爆炸威力和破片覆盖范围远超同口径滑膛炮的高爆弹,对人员和无防护装备的毁灭性效果极佳。缺点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威力不足,但没关系,新满洲国根本就没有研制和装备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如果以遇袭车队为中心的话,那么其10点钟方向就是迫击炮阵地,在道路前后是叛军伏兵再与东煌突击队交火。车队3点钟方向是天鹰小队,这个位置可攻可跑,如果东煌突击队扛不住那么自己直接撒腿开溜就行。毕竟是他们主动停车交火的,后果也自然是他们来承担。不过天鹰小队不可能坐视兄弟部队被击溃,至少也要保住东煌的部队。

之前那支杂牌突击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一发烟幕弹,用火箭筒直接就朝着对方迫击炮阵地就打了过去。它们的单兵火箭筒又不是新满洲给省防军列装的120毫米无后座力炮,现在的距离至少有1500米,火箭筒根本打不了那么远。现在这一发烟幕弹直接把天鹰小队的视野挡住了。对于已经完成诸元装订的迫击炮来说,它们根本不需要视野,炮手要做的只是持续将炮弹塞进炮管而已。 这道烟幕,反而暂时保护了叛军,干扰了天鹰小队最致命的第一轮精确反击。与此同时,奉命前出协助东煌突击队的雪狼步兵战车,用25mm机炮有效地压制了道路两侧的叛军伏兵,为东煌队员抢救侨民创造了宝贵窗口。

杂牌突击队里的那对“传奇”狙击组合,似乎决心要挽回颜面。观察手通过望远镜发现了炮位的确切位置,狙击手携带着那支高精度的Blaser R93开始寻找理想的射击阵位,准备端了对方迫击炮阵地。但是刚一动身,副射手的腿就挨了一枪。这一枪干净利落,绝非叛军普通士兵所能为。子弹没有选择躯干而是精准打击下肢,目的很明确:打伤一个,吸引救援,从而猎杀更多。这是受过专业反狙击训练的精锐手法。显然对方也有狙击手,而且素质相当高。

烟幕渐渐散去。山坡上的叛军迫击炮组显然也接到了指令,正在根据弹着点紧急修正射击诸元。而他们的新目标,毫无疑问锁定了在场最具威胁、也最拉仇恨的天鹰小队。于是天鹰小队不得不再次转移,他们在野地上进行剧烈的S形机动,沉重的车身扬起漫天尘土。刚刚停稳的炮击阵位必须立刻放弃。杂牌狙击组终于干了件正事,一枪打掉了对面一个迫击炮手,然后又是一枪干掉了第二个,至少枪法不错,而副射手则趁机寻找对方狙击手的位置。

然而他们的行动也彻底暴露了自己。对方的那名精锐狙击手,在发现这个对自己同伴构成威胁的狙击组后,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掏出狙击枪进行一对一的决斗。他做出了更专业、更冷酷的选择:立刻通过电台,呼叫己方的迫击炮火力,根据刚才子弹射来的方向、声音以及对方狙击手可能选择的阵位特点,在地图上圈定了一个大概的区域坐标。然后4发迫击炮齐射朝着狙击组就砸了过来,这下真的是神仙难救了。

天鹰小队正在加速躲避迫击炮的打击,同时用坦克的127毫米线膛炮与步兵战车上的25毫米机关炮还击。他们没有瞄准迫击炮阵地,也没有瞄准地上的那一堆炮弹,而是不怎么起眼的迫击炮增程药包,这些白色的丝绸袋子被叛军密集的码放在地上。这些用白色丝绸包裹的附加发射药包,是为了增加迫击炮射程而额外绑在炮弹尾管上的。它们对冲击和热量极其敏感。25毫米炮弹的破片或许无法直接引爆坚固的迫击炮弹,但轻易地就能点燃这些暴露在外的易燃药包。解决炮兵阵地后,东煌突击组得以脱身,并迅速击退了叛军完全控制了一片狼藉的车队现场。

然而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远比战术胜利更残酷的景象。人员伤亡极其惨重。 叛军的第一轮精准炮击和后续的交叉火力,让集中在车队中段的政府军士兵和侨民付出了巨大代价。燃烧的车辆残骸旁,是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哭喊。东煌的医疗兵和队员们立刻冲上前,用最快的速度展开急救。但他们能做的,仅限于使用止血带、战斗敷料和加压包扎来处理可见的外出血。对于炮弹造成的内出血、复杂性开放骨折、大面积烧伤和严重脏器损伤,他们束手无策。天鹰小队是纯粹的战斗单位,没有任何医疗物资储备。东煌突击队有限的急救包,面对如此大量的重伤员,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是在大沙漠,医疗水平极差,最近的支援抵达也需要3小时,要是再算上返程则需要至少6小时。在野外,严重创伤的伤员存活时间以分钟计。沙漠的高温会加速脱水、感染和休克。6小时的后送时间,对于重伤员而言等同于死亡宣判。许多重伤员在救援人员赶到时就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剩余的那些,也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在极度痛苦中,因失血性休克、全身性感染或多器官衰竭而相继死亡。东煌突击队员们沉默地站着,汗水混合着沙尘和血迹从他们脸上滑落。他们的勇敢和无畏毋庸置疑,但此刻,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笼罩着他们。他们冒着巨大风险返身救援,非但没能多救出一个人,反而在接敌过程中导致队员被流弹击伤。

天鹰小队的成员们则已经回到了车上,动力甲连接着车载电源,系统进行着自检和冷却。他们没有说话,但之前的判断被血淋淋的现实所证实:在自身难保、且救援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优先保存战斗力量,是战场上最理性,也最无奈的选择。东煌出于人道主义的冲动,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

虽然现在车队受到了打击,但任务还需要完成。残破的车队历经艰辛,终于抵达目标工厂外围。然而,侦察兵传回的情报比预想的更糟:这座废弃的工业综合体已被叛军改造成一个戒备森严的堡垒。高达五米的围墙顶端布满了铁丝网,唯一的入口由沙袋工事和重机枪把守。更令人心惊的是,通过无人机和高倍率望远镜观察,厂区内明显活动着超过三百名武装分子,并且四辆老旧的T-72主战坦克正停在厂房之间的空地上,炮口懒散地指向不同方向,构成了强大的直射火力支撑点。天鹰小队报告了目前情况。新京命令天鹰小队在安全的地带休整,等待支援。但是那伙叛军挟持了一名重要的记者并以此来对东煌进行威胁,迫使东煌承认自己政府的合法地位。东煌突击队似乎无法等待那不知何时才能到的支援

工厂外60km存在一个政府军营地在三天前被叛军占领。现在工厂里的坦克和大量装备就是从那里缴获的。天鹰小队建议休整1天,但是有另一伙叛军正在往工厂转移,如果让他们完成汇合,那么营救任务更不可能。天鹰小队擅长的是武装强袭而非隐蔽渗透,但是搜救的核心是找到并带走人而不是与敌人交战。天鹰小队行动时的巨大动静必然引起叛军注意,其可能会迅速杀害人质。

天鹰小队试图劝说东煌突击队继续等待援军,但叛军在持续以人质要挟东煌。最终决定立刻进攻,叛军在用那名记者持续要挟东煌,人质的身份特殊,使得这次行动的性质从军事救援瞬间升级为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每拖延一分钟,人质的危险就增加一分,东煌面临的政治和舆论压力就巨大一分。天鹰小队对此则无奈的摇了摇头。东煌的突击队先进去营救,确认人质安全后天鹰小队正面强攻。天鹰小队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叛军营地里的敌军至少超过300人,拥有4辆坦克,且地形复杂。天鹰小队的侦察无人机可以提供室外地图,但无法提供人质营的准确位置,也没有室内的地图,所有的哨卡位置全不清楚。但既然他们执意要上,那就配合吧。

进攻前,天鹰小队在检查携行弹药。尤其是主战坦克的弹药。掠食者M1坦克的载弹量为22发,现在平均每辆坦克就剩10发。步兵战车的25毫米机关炮弹药平均每辆车500发,这意味着如果火力全开的话,每辆车只能打30秒。制导弹药已经打空了,无制导火箭弹还剩最后20发。东煌部队正在开始潜入

现在刮起了小型沙尘暴,叛军视野不清有利于东煌突击队,但也让天鹰的无人机失效。叛军就是叛军,正如所料,叛军的警戒水平极其低下。东煌突击队甚至没有遇到有效的口令盘查,就利用混乱和沙尘的掩护,成功找到了被单独关押的那名女记者,并开始悄然将其向外转移。剩下的就是人质营的那几个人质。进攻人质营就不顺利了,门口的哨卡识破了东煌突击队的伪装,整个工厂的叛军如同被捣毁的蚁巢,从四面八方涌来。东煌突击队虽然训练有素,利用手榴弹和精准射击放倒了第一批冲上来的敌人,但对方的人数优势实在太大。他们只能边打边撤,试图在混乱中寻找冲进人质营的机会。

两名扛着RPG火箭筒的叛军从墙角拐出瞄准了广场中的两个人,那是东煌突击队的机枪手,只要打掉一个就可以让其失去接近30%的火力,要是两名机枪手全阵亡了,那这小队基本上就废了。两发火箭弹射出,东煌突击队毕竟是专业训练过的,两名东煌机枪手展现出了顶尖的职业素养,在看到对方肩扛发射筒的瞬间,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射击位,向后飞扑卧倒。 两发火箭弹擦着他们原来的位置飞过,击中了后方堆放的杂物。但此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火箭弹引燃了工厂里的汽油桶,把东煌突击队撤退的通道堵住了,现在广场的两个人必须正面突围。而天鹰小队则用火箭弹压制叛军,主战坦克的弹药必须优先解决T72坦克

被压制在广场的突击队员用炸药炸开了身后的矮墙撤离了广场叛军的火力范围,甚至还抢了一辆卡车撞开了人质营后方的围墙。在工厂内部的突击队员虽然抢了一把火箭筒但是在室内无法使用,最后从通风管道爬了出去,与从广场跑出来的突击队员汇合。现在他们距离人质营仅仅一墙之隔。但此时东煌机枪手的子弹已经打空了,他不得不扔掉机枪捡起叛军的AKM,天鹰动力甲的剩余电量已经突破了警戒线,无法再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天鹰小队用坦克炮炸开了围墙为突击队员开辟了道路。叛军很快也启动了自己的坦克追了上去。叛军的两辆T72牵制天鹰小队,另外2辆追击东煌突击队。虽然掠食者坦克性能更好,但他们在陌生环境交战,不仅要应付T72,还要防备四面八方射来的火箭弹。

那些搭载M2重机枪的皮卡车迅速堵住了缺口,把剩下的突击队员逼进了一个楼里面。好消息是这楼是混凝土的,对重机枪弹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坏消息是自己被困住了。而天鹰小队被叛军重点围困自顾不暇。

东煌突击队从二楼跳到下方的杂物堆上,抢了一辆皮卡车夺路而逃。天鹰小队正在撤退,从工厂外围绕过去接应东煌突击队,并沿途救援那些落单的士兵。他们往往让友军迅速趴下,随后用自行防空炮进行一次火力覆盖。但这样也在快速消耗着他们本就不多的弹药

掠食者坦克凭着强大的装甲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它的格栅装甲上甚至还挂着两个没引爆的RPG弹头。但是弹药全部耗尽。东煌突击队在即将撤退时遭遇了叛军最后一辆T72,它的125毫米主炮已经对准了东煌突击队员,当地叛军自大的说着什么“光明的圣战”之类的话语,东煌士兵由于语言不通听不懂,但天鹰动力甲内有同声传译的翻译装置。

“内心黑暗的人,永远看不见光明!”

紧随其后弹药耗尽的掠食者坦克则从侧面冲出,抬起了它的推土铲直接朝着T72撞了上去,70吨重的掠食者坦克几乎把40吨的T72撞翻。

由于时间紧迫,东煌突击队抓住格栅装甲直接跳到了载具上,天鹰小队迅速带着它们远离了这片工厂。沙尘暴逐渐猛烈,这给了车队喘息的机会。同时天空中一架天鹰炮艇(超级AC130)赶到并进入灯塔盘旋,这是配给天鹰小队的炮艇,真正的天鹰是这艘空中死神,而动力甲只是它在地面的爪牙。炮艇机用搭载的127毫米火炮和57毫米火炮扫清地面叛军,随后一支当地政府军车队赶到,负责救援。它来的如此缓慢是因为机场路途遥远,而且空中出现沙尘暴。新京本意是等沙尘暴过去再发起打击,但现在只能是让空中炮艇强行出击救援部队。

疲惫不堪的车队在颠簸的沙石路上向安全区撤离,车灯在浓密的沙尘中划出微弱的光柱。突然,所有戴着夜视仪或望向窗外的人都看到了一幅令人窒息的景象:一道赤红色的光芒,如同神祇掷出的长矛,撕裂了昏黄的夜空,向着远方的地平线急速坠去。

“那是什么……?” 一名东煌士兵喃喃道。

天鹰-01动力甲面罩上的传感器自动调整着焦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在车队加密频道中响起:“是三小时前发出的攻击。重樱联合的热脉冲炮弹。目标,伊维亚叛军控制的最大城市。

时间回推到三小时前。 与挟持东煌记者如出一辙的戏码再次上演,叛军自以为得计,挟持了重樱联合的公民并发出威胁。然而,他们完全错误地估计了对象。重樱联合,这个没有常规陆军,其国际影响力与其拥有的毁灭性力量完全不成正比的特殊大国,其回应方式,从来不是谈判或派遣特种部队。

当叛军杀害人质的视频流出时,世界各大国的指挥中心内,弥漫的不是震惊,而是一种深彻骨髓的寒意。他们太清楚了。在历史上的菲律宾,太平洋,乃至那次毁灭英国的战役中,他们都曾领教过这种超越常规理解的打击所带来的恐怖。那是一种无需陆军投送、无视地理阻隔、直接从远方降临的终极力量。

“所有单位!立刻最大速度撤离叛军控制区!重复,不是演习,立刻远离任何叛军主要据点!”

命令瞬间传达到在伊维亚的所有外国部队。无论是白鹰的IBCT车队,还是苏联的BMP步战车,甚至包括正在撤退的天鹰和东煌车队,都不约而同地将油门踩到最深,不顾一切地远离叛军控制下的城市和军事要地。他们生怕慢了一步,就会被那即将到来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毁灭波及。

三十分钟后。 世界各国的航天与战略防御部门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不设密级的通告,一个巨大的能量信号已被捕获,来源指向重樱联合。紧接着,那道赤红色的光芒,便成为了所有观测设备中唯一的焦点。它径直射入平流层,然后以一道优雅而致命的弧线,朝着遥远的伊维亚境内,叛军的心脏冲刺而去。

城内的叛军对此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丝毫不知自己招惹了何等存在。

仿佛恒星在遥远的地平线下发生了两次剧烈的心跳,天空难以理解地急速闪烁了两次。随即,便是彻底的爆发。黑夜在万分之一秒内被驱散,亮如正午的太阳核心。 一个直径超过三十公里的巨大火球从城市中心拔地而起,其核心温度在瞬间超越了1.7亿摄氏度,这甚至超过了太阳核心的温度。火球吞噬着一切,建筑、车辆、生命都在绝对的高温中直接汽化。

几秒钟后,足以撕裂钢铁的冲击波才如同世界的丧钟般滚滚而来,即使远在数十公里外的撤离车队,也能感受到大地的颤抖和车辆的剧烈摇晃。

天空中,一个巨大的、翻腾的蘑菇云缓缓升起,宣告着一座城市及其内部所有叛军的彻底毁灭。这不是战争,这是天罚。

重樱联合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向世界宣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许我没有陆军去占领你的土地,但我有能力,让你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消失。

车队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神罚般的景象所震撼。天鹰-01透过面罩,看着那朵死亡的云彩,低声说道: “现在,他们知道代价了。”

…………………………

随着战争发展,现在当地主要被三个军阀控制,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夹缝中开辟一个据点收容难民。但是当地军阀与维和部队屡次发生武装冲突,受限于维和部队的性质,虽然联合国军火力强大,兵员素质较高,但无法发挥自身火力,反倒是被当地武装追着打。目前已经阵亡44人,伤150人,倒是新满洲国方面由于没有火力限制,即使不是天鹰小队,依然保持零伤亡。在最近一次搜查军火库过程中,白鹰联邦主导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遭遇严重损失,安理会授权部队将策划袭击的幕后主使抓出来,由于白鹰联邦突袭过于粗野,导致冲突愈演愈烈。攻击力不足的新满洲部队没有参与首轮打击而是忙着建立前线基地。

现在天鹰小队从最初的8人上升至16人,一队出去执行任务,二队建设驻地。首次任务是按照联合国后方指挥部设定的路线进行巡逻,也算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积累经验。两辆坦克走在最前方,后面四辆步兵战车,中间是两个自行防空炮和两个综合保障车,最后是两辆坦克。出于当地军阀的袭扰,不少他国维和队都加入这个队伍,因为它能带来足够的安全

虽然在曾经的正规战中新满洲国国防军让那些世界级强国都吃尽了苦头:苏联一个集团军在勒拿河折戟沉沙,白鹰17万人部队在阿拉斯加全军覆没,东煌6个旅+3个师打不动山海关还被反冲击。也正是因为这种恐怖的战斗力,她成了联合国五常(由强到弱:白鹰,苏联,东煌,重樱联合,新满洲)在预设战场上,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有能力挑战他们的国防军。但是新满洲也没有能力在境外发起一场战斗。同时,这次行动她还代表了重樱联合进行境外作战。这是因为虽然新满洲的海外投送能力极差,但重樱联合根本没有陆军,而且投送能力也很差,能够维持两支天鹰小队的部署已经是极限了。

车队即将进入任务简报中的风险地带,打头阵的两辆掠食者主战坦克率先做出了反应。随着一阵低沉的液压噪音,沉重的推土铲“哐当”一声砸向地面,这不仅是为了清障,更是在前方构筑了一道简易的钢铁防弹坡。127毫米线膛炮的炮塔缓缓旋转,炮口微微下压,锁定了街道的纵深处。车长显然已经下达了装填高爆榴弹的命令,装弹机工作的轻微金属撞击声在短暂的寂静中清晰可闻。车体上的各种传感器全开,雷达波无声地扫过两侧的楼房,激光压制系统的镜头如同冷血动物的瞳孔,搜寻着任何可能出现的光学瞄具反光。顶部的遥控武器站上,双联12.7毫米重机枪也已解除保险并启动哨戒模式控制,随时准备向来袭的火箭弹或武装人员泼洒弹雨。

紧随其后的四辆雪狼步兵战车迅速向车队中央靠拢,一、二号车将25毫米机炮和导弹发射器对准左侧的街巷和屋顶;三、四号车则负责右侧。它们车顶的激光防御系统也已激活,与坦克构成了一道重叠的低空拦截网。

车队中部的两台“卫士”自行防空炮,此刻将炮口放平,57毫米转膛炮的恐怖射速足以将任何一侧的街道变成死亡走廊。它们与断后的两辆“掠食者”坦克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车队侧后方的火力网。

这支队伍所展现出的,是一套为高强度正规战设计的、滴水不漏的防御突击阵型。每一个环节都为了在遭遇伏击的第一时间,能用最猛烈的火力将威胁源头连同其藏身之所一并抹去。这种一旦开火,寸草不生的架势,放在以隔离冲突、监督停火为首要任务的维和行动中,显得格外扎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恐吓。

相比之下,穿插在车队中段的其他国家维和车辆,则完美诠释了何为“合理”。东煌的“猛士”高机动越野车上,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车顶的6联发射器里装填的是烟幕弹和催泪弹,用于驱散人群和非致命压制。白鹰的防雷反伏击车上,射手的手紧紧握着M2HB老干妈重机枪的握把,这是标准的治安战配置,足以应付大部分轻武装袭击,但绝不会想着去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硬碰硬。

对于看惯了白鹰的MRAP和东煌的“猛士”的当地人而言,这支由钢铁巨兽组成的队伍是前所未见的异形。低矮的房屋在“掠食者”坦克的映衬下显得如同玩具,履带碾过破碎路面的沉重声响,带着一种与这片土地的贫瘠格格不入的工业力量感。

毕竟这是新满洲国第一次进行维和任务,当地人都没见过新满洲国的车队。一个家伙举着AK47朝着天空扫射,四周人群瞬间四散逃命,整个车队也缓缓的停下,周围建筑上也出现了不少手持枪械的当地武装分子。天鹰小队立刻做出战斗准备,在车队后方的他国装甲车跟在后面并没有动作,天鹰小队的队长还以为他们是想出办法了,例如某种高明的非致命驱散手段,如东煌的声波炮或是白鹰的爆震弹。或者是伸出高音喇叭什么的。谁曾想下一秒一个人从装甲车的顶盖探出身子了。对面至少二十把枪瞄准车队,他就这么把脑袋伸出去了?

天鹰小队并没有对这种看似挑衅的行为做出反应,毕竟那只是一把普通的步枪而已,没有必要进行武力升级。而且自己的任务是顺利通过,而不是将其摧毁。车队指挥呼叫了联合国驻当地的指挥部,报告了自己在4号街区遭遇武装分子并受到零星火力打击的状况,随后东煌车队负责用装甲车的喇叭进行喊话。他们之前来过,有经验,当地群众基础也很好,让他们来应对这种局面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经过一番交涉,他们在此地积累的信任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车队顺利通过,抵达目标广场,8名天鹰小队成员身着动力甲缓缓的从步战车后方的舱门走出,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巡逻。液压系统发出轻微的嘶鸣,阳光在厚重的复合装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泽。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简直是神话中走出的巨人。

当地人都没见过这种新鲜的东西,最初的恐惧过后,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一切。一些大胆的孩子和年轻人慢慢围拢上来,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触摸那冰冷而光滑的装甲表面。由于不具有威胁性,所以天鹰小队默许了这种行为。

天鹰小队作为初来乍到的队伍,其本身和其背后的舰娘新京与大和都以一种类似学徒的心理来观察东煌这位老师傅。新京与大和并非什么孤傲的舰娘,她们很乐意找到一种更好,更安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新京来说,她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枷锁,摒弃虚名的历史。从勒拿河到阿拉斯加,从山海关到伊维亚,国防军的一切胜利都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目标。她乐意采取任何有效的手段,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东煌的。这种纯粹基于结果导向的思维,让她能毫无心理负担地放下“五常”的身段,以一个学徒的身份去观察和学习。她不会觉得这是“东煌在出风头”,而是会精确地将其记录为“已验证的高效低冲突解决方案,需纳入我方行动数据库”。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风头被盟友抢去的事件或许会引发嫉妒,算计,甚至阻挠,但对于新京来说,她愿意将此刻的主导权交给东煌。因为他们的方案更高效。例如现在,由东煌主导的维和秩序就相当完美,没有任何冲突,不必消耗任何弹药,没有人会因此受伤,如果一切顺利,车队很快就能结束任务并返回。

这是舰娘政权和人类政权的本质区别,她们有强大的力量,却不迷恋力量的直接宣泄,她们追求的是最终目标的完美实现,而非过程中自身的荣光。这支看似格格不入的北方力量正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的学习在这片土地上如何扮演一个守护者。

大约过了十分钟,一个当地平民小孩跑过来呼救。东煌士兵对当地语言很熟悉,天鹰小队的动力甲内则安置了翻译装置可以做到同声传译。队伍中其他国家的维和队则一头雾水。顺着小孩手指的方向,确实有一伙持枪的家伙,天鹰小队打开枪械保险,用力拉动拉机柄完成上膛,一名士兵抬起机枪威胁他们退后,另外的天鹰士兵尝试把这孩子带到装甲车里。但是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一发子弹就打穿了这个孩子的胸口。根据动力甲内的弹道解算计算机与音频传感器,天鹰小队大致锁定了一个目标范围,然后呼叫坦克进行火力支援,红外热成像锁定,测距仪显示目标在553米处,但在击发前一秒被其它维和部队拦下,未经联合国允许使用致命武力,尤其是坦克炮这种东西是不行的。而现在另一个问题是,当地那些武装人员都围了过来,手里握着木板,水管,扳手,以及其它的什么东西准备硬砸维和队,当地的军阀当然不喜欢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指手画脚,这些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他的手下,另外一些是被鼓动的当地人,这就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维和队的袭击。天鹰小队刚要举枪射击就又被维和士兵制止了,然后就看见他们举着防暴盾一点一点的向后退。天鹰小队都穿着动力甲,那群家伙的木棍打自己身上无所谓。倒是维和队被揍的挺惨。既然他们要求自己不去使用武力,天鹰小队就集体靠在自己的步兵战车上看着他们挨揍好了。其潜台词是“既然你制止了我用我的方式处理问题,那就请你展示一下你的方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约过了五分钟,那群家伙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装甲车,于是马上命令其对围攻车队的武装人员发生催泪弹驱散,天鹰小队动力甲有空气过滤系统,东煌士兵也有放置防毒面具的腿包,后续增援抵达,天鹰小队撤出任务。

小说相关章节:舰娘雄心重制版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