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宇宙历游记外传第三十四章 升格者,第1小节

小说:宇宙历游记外传宇宙历游记外传 2025-11-14 13:58 5hhhhh 1480 ℃

第三十四章 升格者

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钢铁信念号”战列舰的中央指挥厅内静静流淌,如同凝固的液态寒铁,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一寸空间。精密计算的光线从穹顶和壁嵌处均匀漫射,不产生任何刺目的反光,却足以让与会者们肩章上的星徽与绶带散发出不容置疑的、代表权力与阶位的冰冷光泽。空气里弥漫着生命维持系统循环过滤后的、带着一丝清洁剂淡香的微凉气息,以及一种更深沉的、由无数数据流、重大决策与无形压力凝结而成的、近乎实质的寂静。

芳坐在由高强度复合材质打造的长桌末段,身侧是逐光者号的舰长见闻录。

她们的位置,在此刻汇聚了第774支援舰队及前线各主力师旅长官的指挥厅内,清晰地标示着逐光者战舰及其所属升格者部队在此次前敌会议中的层级——一个刚刚补充了部分实力、主引擎阵列修复度仅百分之六十五、仍处于休整与战力恢复期的营级单位。

长桌的主位,以及环绕其侧的那些座椅上,端坐的身影肩章上最低也闪耀着校官乃至准将的光芒,他们周身自然散发出的能量场与历经百战沉淀下的气场,让那片区域的空间都仿佛微微扭曲。

而主位上的那一位,更是让整个指挥厅的重心都为之倾斜。

王雷,四星圆桌骑士,圣衔对应圣骑团体系中的少将军衔,力量等级高达17级的资深升格者,现任升格者部队副军长。他面容刚毅,如同经过恒星风常年吹拂的星岩,眼神沉静似古井深潭,看不出具体年岁,只有眉宇间那被无数场战役、无数次抉择刻印下的深刻纹路,以及一种无需刻意释放、便已弥漫开的、执掌万军生杀予夺的绝对威严。他甚至没有刻意释放力量,仅仅是坐在那里,就如同一个引力奇点,吸引着所有的目光与思绪,却又带着令人不敢直视的沉重压力。

会议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长桌中央,冰冷而精确地展示着“墨垣之壳”及其周边星域的复杂战况。

扭曲的星云、破碎的小行星带、敌我双方舰队的动态标记、行星地表上代表交火区域不断闪烁的猩红热点,以及标注着能量异常、现实不稳定区的诡异波纹,共同构成了一幅残酷而宏大的战争画卷。各部长官依次起身,以经过严格控制的、不带丝毫感情波动的电子合成音,或是刻意压抑了所有情绪起伏的沉稳语调,汇报着所属区域的态势,每一个音节都敲打在寂静的空气上,发出近乎实质的回响。

“……‘断刃’峡谷区域,自ST-77标准时起,侦测到异常能量读数呈指数级飙升,波动模式与数据库内‘低语者’群体性异动特征匹配度达百分之八十九点三。”

一位肩扛准将军衔、面容如同铸铁的指挥官起身,他的声音如同砂轮摩擦金属,“第七装甲掷弹兵团已依托峡谷地貌构筑三道立体防线,但地表腐蚀程度在过去四十八标准时内加剧百分之十七,圣光净化标准维持成本上升百分之二十五。重型装备,尤其是‘守护者’级步行堡垒,机动性下降超过百分之四十,严重制约反击效率。请求:一,轨道打击权限预授权,覆盖坐标网格K-7至N-12区域;二,增加至少两支‘净化者先锋’小队配属,优先装备区域净化型装备。”

他的报告简洁、冷酷,将所有惨烈的牺牲与困境压缩成了冰冷的百分比和坐标。

王雷的目光甚至没有离开星图上那片标记为暗红色、仿佛在不断蠕动的峡谷区域,只是微微颔首。

他身侧一名身着深蓝色参谋制服、肩章显示为八星圣骑士的高级军官立刻在悬浮的数据板上快速划动,以同样毫无波澜的电子音回应:“请求收到。‘铁砧’舰队第三分遣队,‘坚毅号’巡洋舰及其护航编队,将提升对该区域轨道监视等级至‘黄色警戒’。打击权限依威胁等级动态授权,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敌方能量读数突破阈值Theta,或地表防线被突破超过百分之三十。

‘钢砧’营所属,第四、第七净化者小队已完成前置任务,将于六标准时内经由轨道空投部署至你部指定集结点。请注意,能量污染及精神影响报告频率,不得低于每标准时一次,数据直接同步至舰队生物信息战中心。”

“明白。”准将坐下,动作僵硬得像一尊机器。

下一位是负责行星背面“寂静海”区域的旅级骑士长。

那片区域在星图上显示为大片的、不断变幻的灰蓝色波纹,标志着强烈的灵能干扰和现实不稳定。“寂静海前哨站报告,灵能背景噪音水平已上升至临界点17.3%,过去一周内记录到‘织梦者’级灵能实体主动目击事件十七起,确认造成三起不可逆精神崩溃事件,非战斗减员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达百分之零点八。

我方‘静默殿堂’信息战部队维持‘心灵壁垒’能耗已达设计极限的百分之九十二,操作员精神疲劳指数普遍超过安全线。请求增派至少一名八星以上圣骑士或同等阶先知单位,稳定前线信念网络核心节点,或授权使用更高功率的‘思维滤净’矩阵。”

这次,王雷抬眼看了下发言者,那位旅级骑士长的脸色在指挥厅的冷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王雷的声音平稳如古井,却带着一种能穿透灵魂屏障的力量:“八星圣骑士及以上资源,目前集中于‘锈蚀心脏’战役集群,应对确认的‘颂亡者’威胁,无法向‘寂静海’方向调配。”

他顿了顿,看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继续道,“从总部直属的‘守夜人’预备队,调拨一个‘灵能稳定信标’小组给你。该小组配备三台‘宁和’VI型信标,可联合展开覆盖半径五公里的临时稳定区。同时,授权你部在‘织梦者’实体突破内层防线时,启动‘区域记忆净化’协议,净化等级限定为Beta级,目标限定为接触单位,需双因子确认。

最后,命令你的信息战部队,执行强制轮换休息制度,标准为执勤四小时,强制离线八小时。精神疲劳是灵能侵蚀的最佳温床,我不希望看到我的指挥官因为下属的精神崩溃而失去整个区域。”

“是!感谢长官支持!”旅级骑士长明显松了口气,声音中也恢复了一丝生气,郑重行礼后坐下。

汇报在继续,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是残酷的消耗战,每一个请求都牵扯着资源与生命的权衡。

芳凝神听着,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薄的数据板边缘摩挲,冰凉的触感让她保持着一丝额外的清醒。这些宏观的、冰冷的战报,与她亲身经历过的、充斥着尘土、汗水、泪水和微弱希望的墨垣之壳第三营地的“人心争夺”,形成了尖锐而奇异的对比。

轨道轰炸的烈焰与思想宣讲的微光,净化灵能的冲击波与保障生存的一粥一饭,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它们又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前线的稳固,依赖于后方秩序的建立;而人心的向背,又深刻影响着前线战士的士气和占领区的稳定。

她看到王雷处理这些繁杂事务的效率高得惊人,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而他的决策则像经过最精密算法优化的闸门,开启闭合间,几乎没有多余的字句,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地敲在问题的关键节点上,如同最顶尖的外科手术,精准、高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静。这才是真正的高层军事会议,没有她在中央议事厅那般需要调动情感的激昂演讲,只有冰冷的数字、精准的判断和不容置疑的资源调配权。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现,更宏大,更冷酷,也更……真实。

“……‘锈蚀平原’东南象限,确认真圣会残部主力,依托废弃的‘铸造神殿’构筑了多层次、永久性复合工事。其外层能量护盾与行星地脉存在某种共鸣,常规轨道炮击及‘神罚’级机甲主炮直射效果均低于预期,破坏效率不足百分之十五。”

一位面容冷峻如刀削、肩章为少将的指挥官起身,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强行压抑的焦灼,“我部‘神罚’级重型炮击机甲连队,在过去七十二标准时内发起三次强行突击,均遭敌大量自杀式‘血肉憎恶’单位以及潜伏的‘影刃’刺客阻滞,突击路线无法维持,机甲损伤率已达百分之三十,被迫后撤重整。敌人依托工事,采用消耗战术,意在拖延我军向‘锈蚀心脏’区域的推进速度。鉴于敌人工事特殊性及战事拖延带来的整体战略风险,我部正式请求使用‘规则干预许可’,对该区域进行定点清除,彻底拔除这颗钉子。”

“规则干预许可”几个字,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巨石,在芳的心湖中激起剧烈的涟漪。

这是圣骑团面对确认的高位阶现实扭曲,或敌方利用规则级异常现象构筑防御时,才被允许动用的最高战术权限之一,需要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授权。其启动过程复杂,能量消耗巨大,更伴随着不可预测的环境规则改变和潜在的、永久性的空间结构损伤风险。动用它,意味着战事的性质发生了某种变化,从常规的物理法则对抗,涉足到了更深层、更危险的领域。

指挥厅内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又凝固了数倍。所有与会者,无论之前是否在关注其他方向,此刻都将目光投向了王雷。就连芳身旁一直保持着慵懒姿态的见闻录,那双紫红色的眼眸也微微眯起,流露出一丝感兴趣的光芒。

王雷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在星图上那片被标记为深黑色、不断散发出不规则能量波纹的“铸造神殿”区域停留。那沉默如同实质的重压,落在每一位与会者的肩头。

“提交详细威胁评估报告。”

王雷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烙印在空气中,“报告需包含:一,敌方工事内部可能存在的现实扭曲者具体等级评估,及其能力表现形式的详细记录;二,‘铸造神殿’本身结构能量共振点的精确坐标与共振频率分析,由技术开发局驻你部专家团队联合签署确认;三,使用‘规则武器’进行定点清除后,对该区域环境规则退化模型的预测报告,包括空间稳定性、物理常数漂移范围、以及长期灵能污染扩散可能性的评估。”

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那位面容紧绷的少将,眼神锐利如解剖刀:“我需要确保,拔除这个据点的战略收益,值得支付潜在的环境永久性损伤,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性的现实结构脆化代价。这份联合报告,必须在十二标准时内呈交野战军总司令部,由技术开发局与总司令部相关部室进行联席审议。在此之间,你部继续实施高强度常规压制,动用所有可用侦察手段,尝试寻找并打击工事能量节点的薄弱环节,哪怕只能削弱其百分之一的效能,也是为后续行动创造有利条件。明白吗?”

“是!长官!”那位少将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后的凛然与凝重。他挺直身躯,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明白,在王雷这个级别,任何一个涉及“规则”层面的决策,都关乎整个战区的战略平衡与长远稳定,绝非一时一地的战术得失所能衡量。鲁莽的申请,本身就是一种失职。

会议在一种更加凝重的氛围中继续,议题涵盖了漫长后勤补给线面临的、日益猖獗的游击骚扰压力;新兵训练与补充周期与前线消耗速度之间令人忧虑的差距;与“圣光第三国际”其他成员组织(尽管圣骑团与之并无隶属关系,但基于共同对抗邪教及虚空威胁的立场,情报共享和有限的战术协作依然存在)的协调与摩擦;乃至敌方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援,例如某些唯利是图的星际佣兵团或是隐匿在黑暗星域中的失落文明遗族提供的技术或物资的情报分析等等。

芳凝神听着,学习着,同时也敏锐地注意到,王雷对后勤补给、资源分配和产能循环的问题,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某些前线具体的战术推进。

他会打断汇报,询问某个关键矿物星区的开采进度,某种特种合金的库存周期,甚至是新一代动力甲生产线在某个工业世界的投产日期。这种对“后方”近乎苛刻的关注,让她更深切地体会到,在星际战争的宏大尺度上,后勤和资源才是真正维系战争机器运转的生命线,任何精妙的战术、任何强大的个体,其发挥都建立在物资与能量那看似平凡却涓流不息的供应之上。这与她之前在碎叶星和墨垣之壳面临的资源困境,在本质上相通,只是规模放大了无数倍。

终于,轮到了作为营级单位代表的逐光者号。

芳在见闻录那带着一丝微妙鼓励和审视的眼神示意下,站起身。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那些高阶军官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探针,若有若无地扫过她肩上的五星徽章和她尚且年轻的面容。那目光中带着例行公事的审视,或许有一丝对她年龄的讶异,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层级差距的、理所当然的忽略。她深吸一口气,将胸腔中因紧张而微微加速的心跳压下,调动起作为骑士长的沉稳,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清晰,既不显得怯懦,也不带有不必要的激昂。

“逐光者号及所属曙光小队升格者部队,报告当前状态。”

芳开口,声音透过个人扩音设备,清晰地回荡在指挥厅内,“目前已按计划接收第774支援舰队补充升格者兵员共计三百二十名,以及配套的基础装备与三个月标准作战物资。战舰本体,主引擎阵列修复度达到百分之六十五,可持续巡航速度恢复至设计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八;武器平台,包括主要激光炮组及近防系统,已恢复至基本作战水平,满足区域警戒及有限火力支援需求。所属‘墨垣之壳’第三区临时管理委员会工作稳步推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再教育政策初步见效,基层秩序基本稳定,民众对立情绪呈缓和趋势。当前,本部主要任务为:一,指定星域战区警戒;二,行星地表再教育行动提供必要支援与安全保障;三,利用休整期,加速本部人员与装备的战斗力恢复与整合训练。”

她的汇报极其简短,没有任何请功或强调困难,完全符合一个营级单位在如此高层会议中的定位——提供必要信息,不占用过多决策资源。

王雷的目光,如同两盏骤然点亮在深渊中的探照灯,终于落到了她的身上。那目光深邃、平静,却仿佛蕴含着某种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力量。芳甚至能感觉到那目光掠过自己时,皮肤传来一阵微不可查的、如同电流穿过般的刺激感。但他并没有询问任何关于逐光者号具体的战术细节、装备性能或是芳个人的能力与经历,那对于他这个层级的指挥官来说,过于琐碎和微观了。

“逐光者号,”王雷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数据点,“你们在墨垣之壳第三区推行‘再教育’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以及相关数据采集,我已阅过。”

仅仅这一句话,让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握着数据板边缘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王雷这个级别的指挥官,日理万机,需要处理整个战区的战略部署,竟然会抽出时间,关注到一个行星地表、一个营级单位负责的具体政策实践报告。这感觉,就像一个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夫,突然得知皇帝看到了他改进的犁具图样。

“理念与基层实践的结合,是稳固占领区、开拓‘人心疆域’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一场正面战役的胜利。”

王雷继续说道,他的话语不带任何褒贬色彩,更像是一种基于宏观战略层面的冷静评估与定位,“‘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不能停留在口号与文件层面,需要体现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资源倾斜与人员投入上。你们在报告中提到的资源匮乏、基层教导员士气受挫、以及部分民众根深蒂固的敌意与隔阂问题,在广大的新占领区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他略微停顿,目光似乎扫过芳,又似乎透过她,看向在座所有负责不同战区的指挥官:“总部高阶骑士总政治部与野战军总司令部,已联合注意到此类问题的普遍性与严峻性。目前,正在基于各战区反馈的数据与案例,研究制定标准化的《新占领区思想引导与社会秩序重建工作指导纲要》,以及配套的资源保障与风险管控预案。你们在墨垣之壳的实践,尤其是关于‘诉苦大会’与‘惩恶扬善’相结合,分化瓦解敌方基层架构的具体操作模式,以及过程中收集到的民众心理变化数据,为总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芳的心上。这并非对她个人能力的赞誉,而是将她这段时间在墨垣之壳倾注心力、甚至冒着风险所进行的努力,其意义提升到了整个圣骑团战略层面的高度进行肯定。

一股复杂的暖流夹杂着更沉甸甸的责任感,从心底涌起。她意识到,王雷并非瞩目于她“芳”这个人,或是“逐光者号”这艘特定的战舰,他肯定的是“再教育”和“人心争夺”这类工作的战略价值,肯定的是圣骑团区别于单纯毁灭性力量的、致力于“塑造”与“重构”的文明特性。

“保持现有任务部署,继续积累实践数据,完善工作方法。加速本部战力恢复进程,确保随时可响应战区指令。”王雷最后说道,语气依旧是命令式的平稳,“后续,战区指挥部可能会根据整体态势,向你们下达低强度的巡逻侦察或区域协防任务。相关指令会通过标准渠道下达。”

“是,明白。”芳沉声应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因内心的波澜而颤抖。她缓缓坐下,感觉到掌心因紧张而微微渗出的汗意,与数据板冰凉的表面接触,带来一丝清醒。

身旁,见闻录微微侧过头,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带着她特有慵懒和一丝玩味磁性的声音低语道:“看呐,我们亲爱的小骑士长,你在泥地里播撒的那些‘种子’,撰写的那些充满理想主义温度的报告,可是实实在在……入了副军长阁下的法眼呢。”她的语气中带着惯有的、令人捉摸不透的调侃,但紫红色眼眸深处,似乎也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对芳所获认可的……复杂情绪,或许有一分不易察觉的赞许,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局势如此发展”的、饶有兴味的观察。

芳没有侧头回应,只是微不可查地吸了口气,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央那幅巨大的、依旧在不断更新数据的全息星图。

冰冷的星辰坐标,残酷的兵力损耗数字,代表着毁灭的武器射程圈……这一切,与她之前在墨垣之壳面对的那些充满痛苦与迷茫的面孔,那些需要耐心与关怀才能稍稍融化的坚冰,仿佛属于两个割裂的世界。

然而,王雷方才那番冷静的战略定位,像一道桥梁,将这两个世界连接了起来。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她所选择的、践行的这条道路,并非孤立无援的个人理想,而是圣骑团这台庞大、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致力于在废墟上“塑造”与“重构”的、特殊而关键的齿轮。这场战争,不仅在星空与大地之上以炮火与能量定义胜负,更在每一个被卷入其中的、活生生的人心深处,进行着另一场更为漫长、也更为复杂的争夺。

会议仍在继续,但此时的高级战略部署和资源调配讨论,已经与逐光者号这样的营级单位没有直接关系了。芳和见闻录的角色,从有限的汇报者彻底转变为旁听者。她得以更专注地观察这场高层会议的运作,感受着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混合着铁血、理性与巨大压力的独特氛围。

接下来的议题转向了各主力舰队的战备状况和补充需求。一位肩扛中将衔、负责某个主要突击方向的舰队司令官起身,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不屈’号战列舰群,在上一轮‘深渊回响’战役中,正面装甲带遭受重创,四座主炮塔损毁两座,能量传输网络大面积熔断。目前依靠临时修复和姊妹舰分担火力,才能维持基本战线。我需要至少一支完整的工程舰队,以及三个标准量的备用跃迁核心和武器平台模块,才能让‘不屈’号恢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战斗力。另外,舰队直属的陆战队在夺取‘徘徊者’空间站的战斗中损失惨重,需要补充三个满编团的兵力,优先补充有轨道突击经验的老兵。”

王雷听着,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无声地敲击着,目光扫过旁边一位负责后勤与人事的三星圆桌骑士(对应中将军衔)。“崔斯特将军,资源和兵员情况?”

被点名的崔斯特将军,是一位面容精干、眼神锐利的中年女性,她立刻调出数据流,语速极快地汇报:“工程舰队‘巨蟹座’集群正在‘铁砧’星域执行‘家园重建’计划,预计还需十五个标准日才能抽调。备用跃迁核心……库存告急,新的生产线还在‘圣盾’IV轨道上加速铺设,至少需要二十个标准日才能提供第一批产品。武器平台模块,可以从‘预备役第一武库’中紧急调拨,但需要‘不屈’号自行前往接收并安装,预计耗时五到七个标准日。”

她顿了顿,看向那位舰队司令,“至于陆战队兵员……将军,您知道的,凡人士兵的训练和补充周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合格的、有经验的老兵……各个战区都在抢。我可以从新兵训练营和轮休部队中,优先给您调配两个团,但需要您自行整合形成战斗力。”

那位舰队司令眉头紧锁,显然对这样的答复并不完全满意,但他也清楚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极限,只能沉声道:“明白,我会让‘不屈’号尽快前往接收武备。两个团的补充兵……总比没有好。”

芳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微动。她注意到,尽管这位舰队司令官肩扛中将军衔,统率着庞大的凡人舰队和陆战队,但在面对升格者高层时,其姿态依然带着明显的下级对上级的恭敬。圣骑团体系内,升格者(骑士)与凡人军官之间的界限,如同天堑般分明。凡人军队数量庞大,是战争的骨架和血肉,但真正的核心与尖刀,始终是拥有圣衔、信仰坚定、个体力量强大的升格者。

紧接着,另一位负责某个关键星域防务的师级骑士长起身汇报,他的情况更为严峻。“‘哨兵’防线,G-77至K-43区段,在过去一个月内遭遇了十七次高强度突袭。我方损失了四艘护卫舰,重伤一艘巡洋舰。更重要的是……”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我们损失了二十七名升格者,其中包含两名五星圣骑士,五名四星圣骑士。重伤失去战斗力的,还有十五人。敌人投入了新型的灵能撕裂者,对我们的低阶圣骑士和正骑士威胁极大。我部急需补充升格者兵员,至少需要五十名正骑士以上级别的战力,才能维持防线不再后撤,并伺机夺回丢失的哨站。”

此言一出,指挥厅内的气氛明显更加凝重。损失战舰和凡人士兵虽然令人痛心,但尚在可接受和快速补充的范围内。然而,升格者的损失,尤其是中阶圣骑士的损失,每一次都是对圣骑团根基的削弱。

王雷沉默的时间比之前更长,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星图上那片不断闪烁着告急信号的防线区段,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这声叹息极其轻微,却仿佛重锤般敲在每一位了解内情的指挥官心上。

“格雷姆骑士长,”王雷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其中蕴含的沉重感却无法掩饰,“你的损失报告,我已详细审阅。每一名骑士的牺牲,都是圣骑团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所有肩扛圣衔的指挥官们,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现实考量:“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我们圣骑团的凡人部队,依托圣天翔共和国的庞大人口和工业基础,要多少,理论上都可以补充。训练一名合格的列兵、士官,甚至将军,虽然也需要时间和资源,但我们有成熟的体系和庞大的基数作为支撑。”

他的话语微微一顿,指挥厅内落针可闻。

“但是,升格者部队……”王雷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坚定,“基本满足不了像这样持续、高强度的消耗补充需求。”

这句话,如同冰冷的判决,回荡在寂静的指挥厅里。芳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她虽然知道升格者的培养极其困难,但亲耳从王雷这样的高层口中,听到如此直白而严峻的论断,还是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名升格者的诞生,不仅仅依赖于严格的训练和资源的堆砌。”

王雷继续解释道,他的声音如同在陈述一个宇宙的基本法则,冰冷而残酷,“更核心的,在于其灵魂与圣光核心的共鸣强度,在于其信念的纯粹与坚定。‘信念即力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力量体系的基石。通过‘灵魂潜入测试’,在圣光核心的照耀下完成意识的升华与重构……这其中淘汰率极高,且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技术开发局优化了无数次流程,也无法保证成功率。坚定的骑士,难以培养。每一个的损伤,都补充得非常缓慢。”

他看向那位提出补充请求的格雷姆骑士长,眼神中带着理解,但更多的是不容更改的现实:“总部现有的升格者预备役,早已根据各战区的优先等级和威胁评估,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分配。你所在的‘哨兵’防线虽然重要,但‘锈蚀心脏’、‘断刃’峡谷以及几个确认存在高位阶现实扭曲的禁区,目前享有更高的补充优先权。我能给你的,是从总部直属的‘教导队’中,临时抽调一个小队,共计十二名五星圣骑士,由一名八星圣骑士率领,前往你部进行为期二十个标准日的紧急支援。二十天后,无论战况如何,他们必须返回总部,另有重任。同时,允许你在防线后方适宜星球,就地开展一轮紧急的‘信念筛选’和‘灵魂潜入测试’,从优秀的凡人军官和士兵中,尝试选拔新的苗子。总部会派遣政治军官和技术神甫协助你。这,是目前我能为你争取到的全部。”

格雷姆骑士长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失望和焦虑,十二名五星圣骑士,对于他巨大的缺口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而就地选拔……成功率渺茫,且远水解不了近渴。但他也明白,这确实是副军长在现有残酷的资源格局下,能为他争取到的极限了。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挺直胸膛,行了一个军礼:“是,长官!感谢长官支持!我部……必将竭尽全力,坚守阵地!”

王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芳听着这番对话,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回想起自己在碎叶星和墨垣之壳的战斗,每一次看到战友倒下,尤其是那些并肩作战的升格者同袍,那种痛惜感此刻被放大到了战略层面。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圣骑团如此重视“人心疆域”的开拓和“再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争取民众支持,稳定后方,或许……也有着为升格者部队寻找潜在后备力量的深远考量?毕竟,坚定的信念并非凭空产生,对圣光主义的认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本身就是一种信念的锤炼。那些在再教育中表现出色、思想彻底转变的前信徒,是否也存在着通过测试,成为新血的可能?这个想法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带来了新的思考维度。

接下来的会议,又陆续有几个师旅级的升格者单位汇报了不同程度的战损和补充请求,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王雷像一位精打细算的管家,在极其有限的升格者资源池中,艰难地进行着分配,每一次决策都显得异常沉重。凡人士兵和装备的损失,尚可以用数字和产能来弥补,而升格者的折损,则直接关系到圣骑团的核心战斗力与长远发展。

会议接近尾声,议题转向了一些更宏观的战略协调和时间表同步。芳作为一名旁听者,默默地将这一切记在心中。她看到了圣骑团这台战争机器光鲜外表下的脆弱之处——它依赖着一种稀缺的、难以快速再生的核心资源。这让她对自己所肩负的“人心”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仅是理念的践行,或许,也是在为这个庞大而艰难的文明,挖掘和培养最宝贵的、名为“信念”的火种。

小说相关章节:宇宙历游记外传宇宙历游记外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